新能源汽车正向循环制造率?
政府将“低碳”视作未来的发展战略,消费者偏爱更低碳、环保的智能产品,企业则不断在低碳、环保的道路上发展,三者在整个产业链中形成了“低碳共同体”。产业端深耕“减碳”,往往可以带来“减碳效应”和“经济效应”并行,并且直接反应了企业端对于整个产业生态闭环的思考。
乘联会预估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50万辆以上,甚至有望突破600万辆。新能源市场出现明显变化,许多国产电动车的累计交付量都快速创新高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,绝不仅是汽车零售的转变,它不仅代表着新兴产业发展前景,也意味着碳能源格局的重大突破。
电力替换燃油是大部分人对于电动车在“减碳”这件事儿上的想象。若将新能源汽车的“减碳”能力归结为“省油”,显然低估了电动车在效率端发挥的作用。
报告数据显示,传统燃油车大约有3万个种类的零部件,而电动车不需要复杂的发动机和动力传导系统,整体的零部件数量会比传统燃油车减少大约1.1万个,发动机的零件数量大约占全车的22%,除发动机外,驱动操控类的零部件也占到了整车零件数量的19%。
据中国汽车中心发布数据,相比于燃油车,平均每辆纯电动汽车从生产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碳减排贡献约为14.1吨/辆。相当于一个成年人33.9年呼吸所产生的碳排放量,对于未来全球减碳来说,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。
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,却藏着从政府、上游设备商、整车厂再到消费者、电网、电池循环商,整个新能源汽车“全生命周期”中不同主体一点点“挤”出来的“减碳量”。